2025年8月7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出强硬声明:“英特尔CEO存在严重利益冲突,必须立即辞职! ”此言一出,英特尔股价应声暴跌4%,一场围绕华裔CEO陈立武与中国千丝万缕投资关系的政治风暴骤然升级。
参议员揭开“敏感投资”清单
事件导火索源于共和党参议员汤姆·科顿(Tom Cotton)8月6日向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弗兰克·耶里发出的质询信。 信中揭露:陈立武通过其创立的华登国际(Walden International)及两家香港控股公司(Sakarya Limited、Seine Limited),持有超过600家中国科技公司的股份,总投资额至少2亿美元。其中至少8家被美国认定与解放军存在关联,例如曾向俄罗斯军用无人机供应传感器的QST集团、解放军承包商大普技术等。
科顿特别强调,陈立武的投资版图中存在20家与中国政府基金合资的企业,涉及杭州、合肥等科技重镇的市级资本,还有6家与中国军工巨头“中国电子”(CEC)共同投资的公司,后者早在2020年已被美国制裁。 他要求英特尔提供书面证明:陈立武是否已从美国财政部“黑名单”企业完全撤资? 是否在接手英特尔30亿美元政府芯片补贴项目时隐瞒了这些关系?
“国家安全”与“商业利益”的对撞
争议焦点在于英特尔的特殊地位。 作为美国本土唯一具备最先进制程的芯片制造商,英特尔承担着五角大楼价值30亿美元的“安全飞地”芯片代工合同,并参与两项国防尖端研发计划。 而陈立武的投资轨迹与中国半导体产业深度绑定:他不仅是中芯国际的早期投资人(担任董事至2018年),还通过华登国际布局了120余家中国芯片企业,覆盖设计、制造、设备全链条。
尽管法律层面,美国公民投资中国非制裁企业并不违法,但风险投资机构Bastille Ventures合伙人安德鲁·金尖锐指出:“一个与美国国防业务深度绑定的公司,其CEO竟持有中国军方供应商的股权,这是不可接受的。 ”圣克拉拉大学法学教授斯蒂芬·戴蒙德补充道:“英特尔董事会必须解释,如何确保这些投资不影响其国防合同的独立性。 ”
撤资疑云与董事会沉默
面对压力,英特尔声明称“陈立武高度尊重美国国家安全”,并已按SEC规定提交利益冲突披露表。 有匿名消息源透露陈立武“已从涉华实体撤资”,但路透社核查中国工商数据库发现,其多数投资仍显示“存续状态”,例如2025年1月才退出的国防芯片供应商宁波卢博全。
耐人寻味的是,英特尔董事会14名成员中有11人拒绝回应路透社质询。 而陈立武本人仅公开强调“以客户为中心推动技术革新”,未直接回应投资争议。
分裂的硅谷:传奇领袖还是安全漏洞?
陈立武的支持者认为,其投资经历恰恰是英特尔转型的资产。 伯恩斯坦分析师斯泰西·拉斯贡指出:“他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洞察(例如中芯国际、中微公司的投资经验),能帮助英特尔重建全球供应链。 ”在陈立武任职Cadence公司CEO期间,他曾带领公司收入翻倍、股价暴涨3200%,这一履历被英特尔董事会视为复兴希望。
但反对声同样激烈。 美国众议院“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”2024年报告显示,华登国际在2001-2022年间向中国军事关联企业投资达1.61亿美元,占同期美国风投对华半导体投资的40%以上。 科顿参议员更翻出旧账:陈立武曾任CEO的EDA公司Cadence,曾卷入向中国军事院校销售产品的刑事案件。
盈昌优配-全国炒股配资-杠杆配资平台-最大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